國營事業年終獎金的事,鬧得沸沸揚揚,許多國營事業的工會發出最強烈的抗議,甚至不惜用罷工來威脅。這麼激烈的抗爭,讓我有了國營事業要裁員的錯覺,否則抗爭的力道為什麼如此之大?
年終獎金是台灣企業的傳統,但是每個人必須清楚的認知,年終獎金仍然屬於獎金的一環。筆者發現週遭很多人因為年終獎金不如預期,就對公司心生怨懟,甚至擺爛不願把工作做好。企業要發給員工多少年終獎金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層面,但員工看待年終獎金的心態,也須要用正面的角度看待。
有些人會習慣把年終獎金,視為經常性薪資的一部分,在面對年終獎金問題的時候,好像都忘了自己平常還有領薪資,彷彿年終獎金不如自己心中預期生活就過不下去了。
其實那是因為多數人都會設定如果領到年終,就要去買XX、或者去做其他犒賞自己的事情,一旦年終獎金不如自己心中預期的那個數字,那就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感,所以不如換個買樂透的心態來看年終獎金發放,公司多發了就好像中獎,就算少發或沒發,其實也沒有損失想像中的大,因為還有每個月的薪資可以領。
或許,有人認為這是偏袒資方的想法,但現實就是如此,獎金本來就是在薪資之外,看老闆願意給多少就是多少,除非能夠讓自己跳槽到發放很多年終獎金的企業,但是在台灣除了大型企業會跟你承諾每年最少多少個月的年薪,在中小企業工作的人,恐怕每年年底還是只能看老闆的臉色。
年終獎金多寡固然會影響到心情,但也不要因為領的太少,就在公司內一直抱怨,畢竟除了原本就與公司有約定領取多少獎金的人之外,領的太少你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,只能厚植自己的實力,轉換到一家更具規模及制度的公司。獎金的定義本來就是犒賞性質,不要認為原本企業就該給多少,不斷儲備自己的能力,找到自己認為合理的待遇,才是長久之計。